怎样撰写教学反思?
一堂课,是由教师的“教”、学生的“学”、教学的“内容”、教学的“整体环境”四个要点构成的。
教学反思,就从上面四个维度展开。
一、反思教师的教:
教师的教,包括些什么?我的经验如下:
1、背景、情景、结构化的知识
第一个要反思的,就是自己所教的知识,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,还是有背景、有情景、有结构系统的知识群,这一点,很重要。对于学生形成学科知识体系、学科思维、学科素养至关重要。
笔者是教语文的,就以语文教学为例。很多学生在学习了语文很多年之后,你让他说说语文是什么?语文学习要掌握哪些基本的知识点?为什么要掌握这些知识点等,他是不清楚的。语文学科知识,在他的头脑里,呈碎片化的状态。
知识的碎片化状态,就难以建立起知识之间的关联,于是,知识的迁移运用及综合运用,就难以形成。
初三的学生,语言运用方面,比如写作文,依然摆脱不了“学生体”,这就是最好的证明。初三的学生,语言运用上与小学时没有太多的差别,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?
按理说,学生的语言积累在增加,学习文章所涉及内容的广度、思维的深度也在增加,而语言运用能力为什么没有提高呢?
比如说初中语文第一课《山的那一边》,是一首现代诗,在现代诗这个范畴里,你要讲清楚哪些重要的知识点呢?
①现代诗歌的历史。(了解知识产生的背景:现代诗歌为什么会产生?律诗、绝句、词、曲的格律限制,突破束缚。第一首白话新诗介绍。)
②诗歌赏析最重要的就是会分析意象,了解这些意象。(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:读懂意象是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技能)
③现代诗歌的形式(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:这种形式与古代诗歌的关联)
④现代诗歌的语言特点(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:现代诗歌怎样遣词造句)
⑤诗言志(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:诗歌表达诗人的思想,愿望。)
⑥著名作家及作品(迁移拓展训练:这个可以整理成系统的资料,发放给学生)
这些知识讲清楚了。学生会不会运用上面的知识分析《在山的哪一边》了呢?将来,学生离了教师的教授,是否能够独立读懂甚至赏析诗歌呢?
就我个人来讲,除了上面的这些知识,我还会讲一讲诗人的生存状况。这个拓展的内容,其实也是很必要的。这也是了解诗歌相关内容的重要背景。古代讲一讲陶渊明、苏轼、李清照、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等。近、现、当代的讲一讲北岛、徐志摩、海子、汪国真、赵丽华、余秀华等。
让学生学会读诗人、读诗史、读诗歌,这样,诗的背景、情境、结构,都讲清楚了。学生有兴趣的,你再推荐一些近现当代国内外经典诗歌、诗人给学生进行课外阅读,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,还能实现不了?
关键是,你备上课的内容了吗?如果没有做到,为什么没有做到?仅靠一本教师参考书,是完全不够的。
2、教的流程
我当了21年老师,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。上班伊始,就要学习“三段九环”教学流程。这些年,各种流派的教学主张,层出不穷。每个流派,都有自己的教学流程设计。
每一种教学流程设计,都有理论的支撑,不是乱来的。三段九环的教学模式,是最为经典的。其他的教学流程设计,都在这个基础上修修改改或者换个名词就算完事。
我的课堂流程,也是基本固定下来的。
①尝试发现(学生按老师教的方法学习,并按目标记录学习所获、所惑。学会了什么?还有哪些疑问?)
②整体感知(背景、文体特点、文体阅读方法、写了什么,为什么写、怎么写的。)
③师生共探(所获、所惑,尤其是后者。我的课堂,是学生提问多,我也会提问,但深度及广度,是要有要求的。具体内容,可参见跟墨庸老师学语文专栏的阅读练习。)
④艺术精读(总结、形成知识体系)
⑤拓展延伸(学以致用)
⑥布置作业(课后的复习巩固)
你自己的教学流程是怎样的?这个流程合理吗?有哪些可以改进的?这些,就是要反思的内容了。
3、知识的呈现方式
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,使得知识呈现方式,更加多元。以前的时候,粉笔与黑板,就是知识最重要的呈现方式。
后来有了投影仪,知识呈现方式受时间影响就变少了,教师可以提前进行书写。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。
再后来,多媒体技术进了课堂,PPT、视频、音频等形式,也开始进入课堂。
无论哪一种呈现方式,其目标无外乎两点:一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,二是便于学生理解、学会知识并会运用学到的知识。
如果你采用的知识呈现方式,没有起到这两点作用,就需要反思了。
二、反思学生的学:
学生的学,是需要指导的。
训练学生掌握学的技能,在学科学习中,是非常重要的。笔者的教案,在2000年的时候,就按教师活动、学生活动、设计意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了。
例1:
教师活动:教师范读课文
学生活动:听、生字词注音、标记段落
设计意图:扫清字音障碍、为分析文章奠定基础。
例2:
教师活动:教师用PPT出示问题。要求小组讨论完成。
学生活动:①四人一组。②分工:主持人、记录人、发言人。③任务:主持人确保小组内每人都要发言、记录人记录小组每个人的主要观点。发言人代表小组做好发言准备。
设计意图:①训练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。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,集思广义,全面思考问题。训练思维的广度与深度。
听课、书写、笔记、讨论、发言,这些上课的基本技巧,要求每个学生都要掌握。独立思考学习、小组合作学习、任务趋动学习等等,也要练习。笔者在课堂教学中,对学生的最重要的要求,就是笔不能离手。作为教师,尤其是教授学生的第一个学期,教会学生学习的相关技能,是相当重要的,这将为你后续几年的教学,奠定扎实的听课技能的基础。
如果你没有进行这一步的训练,学生没有掌握上课必备技能,学生很难在你这一科的学习上,有所成就。那么,掉队的学生可能就会对班级整体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。
三、班级环境反思:
至于班级环境的建构,我个人认为,班级的环境整体感觉让人觉得舒服,干净、整洁、空气清新是最基本的要求。还可以根据教师及学生共同愿景,对班级进行文化布置。这个环境的影响,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,被忽略了。
不要小看班级上课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。一个布局混乱、清洁度差的班级环境,是很影响人的心情的。
心情不好,是一种情绪成本,然而,情绪成本的影响,至今天,还没有得到教育工作者应有的重视。
四、总结:
教师会教能教好,学生会学能学会,这样的教学,就应该是很好的教学了。
而教学反思,就要从反思知识、反思教师的教、反思学生的学、反思教学环境等氛围的营造这些方面展开。
相信,长此以往,你一定会是一个好老师。有心、有料、有方法的好老师。
怎样撰写教学反思?
你去晚上搜一个教学反思的模板,然后结合自己的经历去写就可以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